|
|
 |
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東京,9月回國。 |
 |
1928年北京彙文學校初中部畢業時,獲算學(數學) |
|
和科學(生物)兩科最優的銀盾獎牌。 |
 |
1932-1935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讀書。與錢三強、何 |
|
澤慧、郁鍾正(于光遠)等爲同班同學。期間參加" |
|
一二`九"、”一二`一六”愛國學生抗日遊行。 |
 |
1936年6月于清華大學畢業。秋留校擔任助教。 |
 |
1937年春,獲“史量才獎學金”,師從趙忠堯攻讀核 |
|
物理專業研究生,從事中子實驗研究。 |
|
|
|
|
|
|
 |
1963年9月16日,在中國科學院召開的受激光發射 |
|
工作會議上,王大珩等科學家提出了“加強受激光發 |
|
射研究,建立專門研究機構的若幹建議”。 |
 |
1964年3月5日爲《受激光發射情報》題寫發刊詞。 |
 |
1964年8月12日中國科學院下達(64)院幹任字第095 |
|
號文,第七次常務會議批准任命:王大珩兼任中國科 |
|
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分所所長。 |
 |
1964年12月14日參加在上海召開的第三次受激光發 |
|
射專業會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