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上海光機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科學技術專業研究所。發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應用基礎前沿、發展大型激光工程技術並開拓激光與光電子高技術應用爲重點的綜合性研究所。作爲...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5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37人),包括兩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领域等专家组成员6人、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1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國家級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簡稱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是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專業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現已發展成爲以探索現代光學重大基礎及應用基礎前沿研究、發展大型激光工程技術並開拓激光與光電子高技術應用爲重點的綜合性研究...
上海光機所圍繞國家“十二五”規劃,按照中國科學院“創新2020”發展規劃的要求,緊密結合上海光機所“一三五”發展目標,在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學、光學與激光材料科技領域與國外開展了實質性科技合作。同時,上海光機所根據各國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合作政策,有計劃、有重點地策劃、設計和組織了若幹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和交流活動,形成了較爲成熟的國際合作模式。通過組建聯合實驗室,組織高水平國際會議,承擔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引進和培養了一批科技創新人才,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重實效的國際科技合作,提高了上海光機所在國際科技界的地位。
一、組建聯合單元,擴大上海光機所的影響力,提升所的國際學術地位。
2012年4月28日上午,中韓高能量密度激光物理聯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和韓國科技部部長李周浩共同爲中心揭牌。李周浩在致辭中指出,中韓聯合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積極努力,對韓、中兩國科技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韓方合作單位韓國原子能研究所是擁有50多年曆史的優秀研究所,在原子能領域取得了一些世界級的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評價。上海光機所在等離子體、激光核聚變等方面取得許...
上海光机所十分重视院地合作,近年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围绕先进激光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上海先進激光技術創新中心和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三个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通过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建设,在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还与红塔证券等共同组建激光产业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
作爲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科學技術專業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在致力于科技創新的同時,十分重視科普工作。多年來,上海光機所借助科研院所強大的科普資源優勢,圍繞光學與激光科學技術,積極開展公衆開放日、科普講座、科技課堂、科普作品創作等在內的系列科普工作,獲得...
超強激光科學卓越創新簡報
(第一百八十二期)
2021年4月7日
上海光機所在多光束參量不穩定抑制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在抑制惯性约束聚变中的激光等离子体参量不稳定研究中取得了新的成果,建立了多路多色光驱动受激拉曼散射(SRS)集体效应的物理模型,给出了多色光抑制多光束SRS的物理机制和阈值条件,为新一代驱动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相关成果发表于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是使激光慣性約束聚變(ICF)點火受限的瓶頸問題,這一過程激發的參量不穩定會造成入射激光能量的極大損耗,造成壓縮的不對稱性,同時産生大量的超熱電子破壞准等熵壓縮條件。因此,有效抑制參量不穩定是ICF領域的一個關鍵課題。目前已有很多參量不穩定的抑制方案被提出,相比之下,本次研究團隊提出的以弱耦合驅動光束作爲泵浦源的方案兼具可行性與有效性。
相比于傳統的連續帶寬模型,産生多色弱耦合激光束在技術上更具可行性,是可以迅速推進並進行實驗驗證的一種方案。研究團隊建立了多路多色光在均勻以及非均勻等離子體中激發SRS集體效應的物理模型,通過對非均勻等離子體的模擬,發現3%帶寬的多色光可以有效抑制多光束SRS的激發與飽和,且在非線性階段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如圖1所示。這爲後續給出具體的多色光驅動裝置方案提供了可靠參考。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揚帆計劃、中科院先導A類專項等項目的支持。
原文鏈接
不同帶寬的多光束激發的SRS共用模式。(a)-(b)沒有帶寬的兩束光激發的SRS相圖,可見多個很強的共用模式。(c)-(d)帶寬爲2%的多色光激發的不穩定相圖,可見強度被削弱。(e)帶寬爲3%的多色光激發的不穩定相圖,未見明顯的不穩定激發。(f)-(h)說明多色光在非線性階段亦有明顯的抑制作用。